更多>>

通知公告

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报告(专业型)

发文单位: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时间:2022-05-03

一、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基本情况

云南大学于2010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截止202112月,专业学位授权点共有三个领域: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由高等教育研究院负责培养,学制三年,采用非全日制形式。高等教育研究院创建于2002年,为全国高校首个高等教育研究院,学院成立之初即把教育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作为中心职能常抓不懈,现已发展成为了一个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体,兼具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与政府决策咨询功能,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常年挂靠依托并联合运行的复合型、多效用、高层次教学科研机构,董云川教授领衔的10余名精良教学科研骨干在国内外有较好的学术影响力。职业技术教育(含旅游服务和财经商贸两个方向)和现代教育技术由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培养,学制三年,采用全日制形式。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2005年,由原成人教育学院(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业余函授大学、1980年成立的函授部)、原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成立于1998年)、原网络教育学院合并而成,是集研究生培养、职教师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多重教育功能为一体的高层次教学科研服务机构,199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0年获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9年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机构”。

2020-2021年,教育硕士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45人,校外兼职导师18名,主要来自于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实践教学合作单位一共29家。2020-2021年,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用于研究生培养的仪器设备总值为4565800.00元,实验室总面积为2150 平方米。

2020-2021年,学位点围绕学生发展与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职业教育、教育管理与政策、一流大学建设等研究领域,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新增国家级课题1项,在研国家级项目总数增至6项,另有在研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CSSCI等教育学专业期刊代表性论文21篇;出版专著7部;6项研究咨询报告被省委、省政协等政府机关部门采纳。

二、人才培养

(一)教书育人

1.严格落实导师责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20-2021年,云南大学教育学硕士点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学校制定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云南大学教育学、教育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及招生资格认定办法》要求,积极实施“6+4”育人模式,紧抓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组织育人6方面重点难点,推进心理、管理、服务、资助4方面的育人工作。严格执行学校颁布的关于导师遴选、培训、考核等队伍建设规定。刘徐湘教授、周宏副研究员积极申报并获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章光洁、娄元元老师获得2020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立项,充分发挥了导师在研究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在统计年限内未发生学生公开发表、传播不当言论情况。

2.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学位点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2020-2021年共举办6次活动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宣明阐释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伦理认知和学术道德修养。如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开办的匠心读书会和日新读书会获研究生校级读书会立项项目,开展项目研究、攥写文章等分享活动,重点强调对于出钱买文章等违犯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教育学生要恪守学术道德。

3.导师培训情况

2020-2021年期间,学位点的导师培训分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展开。学校层面有2次培训,其中一次为清华大学主办的立德树人、改革创新——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另一次为云南大学主办的研究生导师培训,对本学位点教师能力和素养进行培训。在学院层面,高等教育研究院通过专题讲座《学做好老师,争当大先生》、观看2017年“感动中国”黄大年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导师培训,并通过“教育学转型升级”等双一流建设专题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能力培训;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通过汇编制作《师德师风专题教育读本》、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等形式对导师开展师德师风、教师职业道德、教学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训。

(二)培养过程

1.课程与教学情况

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获批以来,按照国务院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积极调整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9年1月22日,教育部公示(教思政厅函〔2019〕1号文件)云南大学成为全国第二批进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践行云南大学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精神,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和现代教育技术三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均进行了培养目标、学制和课程设置的调整。云南大学原有的2016级、2017级、2018级的两年学制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不利于合理安排课程,因此将教育硕士的培养时间改为三年,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选题上与教指委的要求同步,如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前置专业的设置,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扣基础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实际等,都在新的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有反映。

2.开设的主要课程

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严格按照教育硕士三个领域4个方向的培养目标、学位标准和培养方案开设课程,课程类型设有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020-2021年开设的学位公共课程包含公共英语和思想政治课程;必修课程包括教育管理学、教育原理、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与教学论、数字媒体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等;选修课程包括国外中小学教育、考试专题研究、中小学教师质性研究、人类多样性与教育、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职业教育政策国际比较等。课程设置符合学位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设立的学位标准相一致,达到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知识素养和学术能力的要求。

3.积极建设专业实践基地

专业实践是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重要一环,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始终坚持以综合性大学为依托,以实践性学习为基础,聚焦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潜心打造复合型、创新性学术团队,结合基础教育、民族教育、乡村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区域特色,凸显教育学科推动区域文化教育发展的优势,通过校内外合作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截止2021年12月,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累积共有专业实践基地29个,其中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实践教学合作单位16家,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实践教学合作单位13家,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实践基地如下表1所示。

1 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实践基地(统计截止2021年)

序号

类别

学校名称

1

普通中学

昆明市第三中学

2

普通中学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3

小学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4

普通中学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5

普通中学

昆明第一中学西山分校

6

普通中学

昆明实验中学

7

职业院校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8

应用型高校

云南工商学院

9

普通中学

文山州砚山县第一中学

10

普通中学

文山州砚山县民族中学

11

普通中学

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第二中学

12

幼儿园

文山州砚山县幼儿园

13

普通中学

玉溪市新平县扬武中学

14

普通中学

大理州巍山县第一中学

15

小学

昭通市鲁甸县文屏镇砚池山小学

16

普通中学

普洱市景东县文龙镇中学

4.教师科研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2020-2021年,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王菊副教授的专著《大学教学的逻辑及其治理—基于典型案例的质性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董云川、刘徐湘、张建新等教授指导的《化城的庄严——禅教育法研究》《昆明八中校园文化生产研究》《特殊学校学生需求调查研究-以云南省H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位点邓凡、张琪仁、杨胜林、魏娜、章光洁等教师分别获得2021年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为教育硕士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5.校外专家开设讲座情况

为开拓教育硕士眼界、丰富专业硕士实践知识、提升教育硕士实践技能,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在2020-2021年邀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到本学位点为教育硕士开设讲座,累计开设场次达到10场。

6.代表性专业实践活动

2020-2021年,本学位点开展了《职业教育测量与评价》案例库建设、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同课异构教研、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四史竞赛、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精品课程设计大赛、昆明市富民县“半山耕云”研学等5项专业实践活动以丰富教育硕士的专业实践技能。

7.学生参加本领域国内外重要赛事情况

本学位点历来特别支持学生参加本领域国内外的重要赛事,2020-2021年,本学位点的教育硕士在导师指导下,积极踊跃地参加了“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正大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在这些大赛中荣获奖项,典型代表如下:2020-2021年,本学位点教育硕士张意荣、彭焕卜、刘洁、汪洋、丛铭妍等人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举办的“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荣获全国三等奖;毕枝梅、张意荣、滑贝贝等人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银奖;雷中美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得校级三等奖。

8.学生奖助学金情况

2020年,共发放国家助学金46.8万,学业奖学金16.9万,累计奖励资助教育硕士159人次;2021年,共发放国家助学金64.5万,国奖奖学金4万,省政府奖学金2万,学业奖学金44.5万,累计奖励资助教育硕士263人次。总的来看,2020-2021年,学位点累计发放奖助学金178.7万,累计资助教育硕士422人。

9.学生考取资格证书情况

2020年,共计6人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2021年,8人获得教师资格证书、3人获得导游资格证书、1人获得会计资格证书。总的来看,2020-2021年,累计18名教育硕士通过证书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10.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情况

2020-2021年,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20〕25号)等规章制度,以及《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等标准,规范办学,在学校领导下成立了教育硕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两个培养单位在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中落实有关规定、承担主体责任,做到过程操作规范、复试全程录音录像。学位点及时修订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并严格实施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及时督促并依规分流学生。严格按照教指委的学位论文规范要求培养学生。研一学年上学期完成师生互选,深化指导教师是研究生质量管控第一责任人的认识,严防学术不端。学位点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式质量督导评价体系。

11.管理服务支撑情况

2020-2021年度,为切实维护教育学研究生权益,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成立教育硕士研究生综合测评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家祥院长和姚铁军书记任组长,王雯副院长和邓春宁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还包括研究生秘书、学生工作部主任、团委书记、研究生班主任。高等教育研究院专职学生工作教师有2人(含分管学工领导1名),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专职学生工作教师有3人,全面负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奖事宜,同时建立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奖公示制度及保持通畅的学生申诉渠道。

(三)招生与就业

1.硕士生选拔和学位授予情况

两个培养单位在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中,对于进入复试的专业学位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遴选实践经验丰富、问题意识强烈者,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近年来着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政策初衷。2020年,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共招99人,其中教育管理53人,现代技术教育19人,职业技术教育27人;2021年,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共招生99人,其中教育管理48人,现代技术教育20人,职业技术教育31人。总的来看,2020-2021年度,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共计招收研究生198名,其中教育管理101人,现代技术教育39人,职业技术教育58人。

2020年,云南大学授予教育硕士学位63人,其中现代教育技术18人,职业技术教育19人,教育管理26人;2021年,云南大学授予教育硕士学位48人,专业分布均为教育管理专业。总的来看,在2020-2021年度,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共授予教育硕士学位111人,其中现代教育技术18人,职业技术教育19人,教育管理74人。

2.毕业生签约单位类型分布

2020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单位类型分布多样,6名毕业生前往高等教育单位就业,9人前往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4人前往政府机关单位就业,7人前往其他事业单位就业,1人前往三资企业单位就业,8人前往其他单位就业;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分布在教育管理专业之中,他们当中有14人前往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3人前往高等教育单位就业,6人前往其他事业单位就业,3人选择其他行业。2021年,毕业授位的48人均为教育管理专业,该专业采用非全日制形式进行培养,共计27人在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8人在高等教育单位就业,6人在其他事业单位就业,1人在政府机关单位就业,4人在其他行业就业。

总的来看,教育硕士就业行业类型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保持一致,2020-2021年共毕业授位111名教育硕士,在教育行业(含高等教育、中初等教育)就业的人数就达到了67人,占比60.37%,即近七成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

三、师资队伍

(一)师德师风建设

2020-2021年,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将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列为重点工作来抓,以学院党委书记或院长为主导,其他院领导对分管部门开展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明确意义和学习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全员参与。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教职工大会集中学习等形式建立长效机制,让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长期发挥师资队伍思想建设优势。

学位点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职工党员全员制定为民办实事清单,切实为身边的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获得了师生群众的一致好评。2020-2021年间,学位点设有高等教育研究院教工支部、职继学院教职工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三个党支部。党支部面向教职工、研究生开展了一系列党建活动,主题涉及“‘成为好老师,争当大先生’师风师德精神内涵解读”“抗美援朝及其伟大意义”“红船精神”“走近云南陆军讲武堂,感悟先烈革命精神”“华坪女中看望时代楷模、云大校友张桂梅老师暨华坪女中实地调研”“‘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调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校友张桂梅做‘四有’好老师”“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历史变迁及其思想光辉”等。

2020-2021年,为进一步深入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汇编制作了《师德师风专题教育读本》,发给每一位教职工和合作办学单位管理人员、外聘教师,该读本对教师和管理人员提出师德师风的具体要求,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的日常行为;高等教育研究院认真组织开展了《学做好老师,争当大先生》的师风师德建设专题讲座,组织张桂梅事迹和精神专题学习讨论,组织集体收看2017年《感动中国》黄大年人物事迹视频,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渠道和载体开展师风师德建设成果的经常性宣传,力求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入脑、入心的良好效果。

(二)教师队伍

1.专任教师数量及结构

2020-2021年,学位点共有校内专任教师45名,从职称结构来看,正高教师10人,占比22.22%;副高教师22人,占比48.89%;中职教师13人,占比28.89%。从年龄结构来看,26-35岁3人,占比6.67%;36-45岁16人,占比35.56%;46-59岁25人,占比55.55%;60岁以上1人(退休返聘),占比2.22%。45名专任教师中,具备硕导资格的教师共有32人,占比71.11%。

在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上,博士学位教师28人占比62%、硕士学位教师14人占比31%。教师最高学位获得单位为北京大学1人、美国爱达荷大学1人、华东师范大学2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中央民族大学1人、厦门大学2人、西南大学3人、东北师范大学1人,云南大学25人。此外,学位点积极推进教师国际化,于2017年引进美国富布莱特学者MaryJo Benton Lee博士进行研究生教学和研究,并授予她永久荣誉教授称号;于2019年邀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副校长Lemuel W. Watson教授和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Brian D. Denman教授成为学院的客座教授,1名教师于2021年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开展为期1年的访学。

2.行业教师数量及结构

截止2021年12月31日,教育硕士学位点还配备共有行业导师2名,年龄结构分布在46-60岁之间,1名副高级教师和1名中职教师。

总体而言,学位点高级职称和取得博士学位教师的占比均高于50%,师资学院结构优异,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指导。但是,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近六成的教师年龄结构分布在46-59岁,反映出本学位点的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与此同时,校内导师、行业导师人数较少,而学生数量却比较多,因此,生师比较大、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也是本学位点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三)师资队伍国际水平

过去10年,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RIHE)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泰国和台湾的学者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先后接待了一名富布赖特学者和一名来自美国的富布赖特学生,多次在校内举办国际客座讲座,举办国际会议和实地考察,探索云南及周边地区的独特文化。2018年,RIHE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全球化世界中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新趋势”项目,旨在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顶尖大学建立稳固和可持续的国际学术合作。2019年,该项目举行了第二次会议,以加强伙伴关系。2020年,RIHE成立比较与国际教育中心,该中心正积极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及其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科研合作、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跨境继续教育新形式,以期为中外学者和学生的国际学术和研究活动提供服务。2017年,学校将中缅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学校“十四五”国际合作示范性项目建设。“中缅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和需求为导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一带一路”倡议,把职业教育作为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手段。

2020-2021年,学位点专任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中担任社会职务的有27人次,具体情况如下:

表2 学位点专任教师在国内外重要社会组织的任职情况分布

教师姓名

学术组织名称

担任职务

董云川

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董云川

教育部教育学科教指委

委员

董云川

中国高教学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会

委员

董云川

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董云川

云南省社科联

常委

董云川

云南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

所长

王菊

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会

理事

刘康宁

云南省高校教学评估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兼云南省秘书长)

刘康宁

中国职教学会质量保障评估专委会

副主任

刘康宁

教育部职教诊断与改进专委会

专家

刘康宁

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

专家

刘康宁

云南省政府教育咨询委员会

委员

刘康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理事

吴玫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

理事

吴玫

诺地卡比较国际教育学会

会员

吴玫

北美比较国际教育学会

会员

李敏

北京大学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中心

兼职研究员

李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理事

李敏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会员

李甦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

副理事长

李甦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六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李甦

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

会长

李甦

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邓春宁

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会

秘书长

王雯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王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理事

王雯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师专业委员会

理事

四、科学研究

(一)科研经费、教师获奖和标准制定情况

2020年,教育硕士学位点到校纵向科研经费46.9万,2021年,教育硕士学位点到校纵向科研经费5万,总的来看,2020-2021年,累计到校纵向课题经费51.9万。

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菊专著《大学教学的逻辑及其治理——基于典型案例的质性研究》,于2021年9月10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王菊院长于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任本科生院副院长(正处级)期间,执笔制定《云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定办法》(云大教〔2020〕67号),指导开发“课程教学质量评定”信息化系统,顺利开展任内3个学期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定工作。该项工作至今仍在继续推进,初步跟踪得知,该办法及其附件《云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定标准》《云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极大地激发了云大教师追求“教得好”的热情,也激发了学生主动追求“学得好”的积极性。

(二)其他情况

2020-2021年,学位点新增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级课题1项(“西部地区专业硕士培养成效评价与效能提升策略研究”),在研国家级项目增至6项,在研省部级项目4项;在教育学类CSSCI来源学术期刊发表代表性论文21篇,涉及的刊物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江苏高教》《高教探索》《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研究》《云南大学学报》《重庆高教研究》以及《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出版专著7部:《复杂时代的简单活法》(董云川,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青春的惑与解——大学生成长案例与研究》(王菊,云南大学出版社,2020)《基于政策网络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邓凡,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新中国70年云贵川职业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李家祥,云南大学出版社,2020)《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王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英诗汉译的阐释学研究》(刘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与实训(李继东,云南大学出版社,2020》。

五、社会服务

(一)成果转化

学位点积极服务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实践。李敏博士领衔完成《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盲审评阅意见分析报告(2015-2018年)》《2020年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王菊院长执笔制定的《云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定办法》《云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定标准》《云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正式其在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有效地助力了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二)资政研究

本学位点教师提出建议中,有多条被省委、省政协等政府机关部门所采纳。1.高教院刘康宁副研究员的咨询报告《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管控,保障师生安全的建议》被民进中央采纳,民进云南省委采纳用作政党协商专报,并转化为省政协提案被省教育厅采纳;2.刘康宁副研究员的咨询报告《关于进一步修订刑法,更好保护未成年儿童人身安全》被转化为全国政协提案;3.刘康宁副研究员的咨询报告《建立“常态化”学校监测体系提升我省教育系统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被省政协采纳;4.刘康宁副研究员的咨询报告《关于构建“强基础、筑⼀流、显特色”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建议》被民进云南省委采纳用作政党协商专报;5.刘康宁副研究员的咨询报告《新冠肺炎疫情下稳定学校教育教学秩序》(2020)被省政府副省长批示,省政府和省政协采纳;6.刘康宁副研究员的咨询报告《关于改革高校学生评价,启动人才创新工程对策研究》(2021)被省政协采纳,教育厅督办。

(三)产教协同育人

云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以国培(省培)计划、企业高端培训等项目为依托,长期以来,为省内外中职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海外华校等,培训了数以万计的骨干教师、企业高管、各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依托云南的区位优势,学院还在缅甸设立了职业培训中心,传授中华文化和职业技能,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学院被云南省人事厅授予“云南省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在与众多单位建立长期友好合作的前提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有了坚实的行业支撑,尤其在实践教学模块。

2020-2021年,高等教育研究院为云南省委组织部遴选的13名县域以下中小学骨干教师提供为期一年的对口培养,实行导师兼团队指导模式,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累计培养中职在职硕士、职教领域教育硕士600余名学历教育学生;培养了职教师资本科生2000余人;培训了职教师资6000余人次。国家人社部挂牌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不定期开展了全国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实施了缅中友好“百人校长”培训项目,积极推进落实教育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助力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

(四)云南省高校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云南省高教学会秘书处驻在本学位点培养单位之一高等教育研究院,该学会是全省高校学术交流的平台,是服务全省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的中枢机构,是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学术共同体组织,会员单位覆盖了云南省80余所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会员有300多名,作为云南省高等教育咨询研究智库,服务于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六、不足与短板

(一)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均衡,年龄结构有待调整

本学位点现有45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同时承担学术型硕士培养任务,生师比偏高,教师工作任务过重,师资数量有待补充。两个培养单位师资结构不均衡,高教院师资学历学位及专业化水平整齐但严重缺编,师生比过高。此外,专任教师中46至59岁的教师25名占比为55.55%,与高水平大学的教育学学位点横向比较,中青年骨干教师力量不足。

(二)行业教师不足,实践教学亟需加强

本学位点行业教师人数较少,且年龄较大,不能满足专业硕士学生培养要求;同时,学位点的实践教学亟需加强。针对这个问题,学位点将在系统研究3个领域4个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生源地、合作单位等情况的基础上,着手引进或聘用行业内有影响力、有专业技术特长且年富力强的行业导师加盟进来。

(三)教学科研团队和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整合

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之间有交叉、重合之处,教学科研团队有待进一步优化,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整合,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培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